2018年1月15日 星期一

(桃) 不一定是懦弱作祟

這樣往返美國跟台灣,也三次了;我覺得這樣的經驗讓我搞不太清楚自己到底屬於哪裡,如果我相對於我周遭的人是更了解當地的情形的,我就會清楚地認為我屬於當地;但每次回家和回美國,總是別人跟我說現在應該怎麼做、現在是什麼情形,我總是那個最搞不清楚當地狀況的人,也總是那個明明在當地,卻會跟別人說著自己在異地時的事情的人;不過這樣的經驗也同時讓我深刻感覺到各地的好,像是我真的覺得台灣的便利商店,琳琅滿目的零食飲料,真的豪爽,到處的小吃也真的是隨便選隨便好吃,而美國的街區也真的有美的地方,尤其是下雪的時候。我以前就一直覺得能夠這樣對於一個國外的地方那麼熟很酷,大概是這樣的想法多少讓我在決定要出國的時候堅持了那麼一下下;只是人無法同時待在兩個地方,讓我把異地變熟的時間都是我放棄了待在台灣換得的。

這次回奶奶家的時候我說出來了,我說我有可能會待在美國工作,那是基於一個覺得自己待在美國時好像覺得還能接受的狀態下說出來的;可是待在台灣久了,要離開的時候還是覺得那麼傷心;而且其實我真的極度討厭「探親」兩個字,我不是探親,我是回家。

其實當時在美國機場排隊等進安檢的時候,我看到了有一對朋友,看起來年紀應該有5、60歲了,本來在排隊check-in的時候也看到了,應該跟我搭的是同一班從紐約到台灣的飛機;他們快進安檢的時候一個抱了另外一個,然後掉著眼淚依依不捨,原來另一個人是去送他的;都是因為紐約跟台灣離那麼遠,沒辦法隨時想見面就見面,才有這種畫面;為什麼紐約要那麼遠呢?真是害人不淺;但又是什麼讓那另一個人繼續待在美國?

紐約在曼哈頓與長島上都有唐人區,作為一個台灣人,看著這些地方其實感覺很疑惑;那些人是華人,可是他們是在美華人,他們形塑出來的區域讓人覺得有點熟悉卻又不太一樣,也讓人覺得好像回到了過去的時代,感覺有點恐怖;我也不喜歡那些有點像台灣但又不太像的餐館,其實也很不喜歡華人超市與華人購物網站,賣的東西有點熟悉卻又不像真正台灣在賣的東西。

回去後真希望可以每天都感覺自己是從台灣的家出門去上課的。總覺得自己現在也不是那麼想就待在美國工作了。要讀三年的研究所,還好現在也過一半了。如果可以覺得待在美國只是暫時的,一切好像比較好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