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7日 星期三

(桃) 2016.4.27 超級久沒發文想發洩一下

Dear all,

我覺得通勤2個小時,真—的—是—太—累—了———————,來回就4個小時了我的天啊,一天也才24個小時而已。

 今天因為覺得經前症候群請了一個假。其實有各種原因,除了真的是經前症候群,還有就是已經連續好幾天沒有睡好,再來就是一直覺得應該要多看一點資料,其實已經漸漸變得比較難Focus在實習上。

雖然今天在家裡,也不算有看什麼資料,不過我認真研究了一個東西,叫做Health Evaluation Form,這個是如果要去國外讀書,就會需要填的一個東西,主要是學校要確認有幾項疫苗一定要有打過,還有一項皮膚病的測試要做過;不過細項會因學校而異。

總之,為了能夠填得比較完善還有希望可以少打幾個疫苗,如果能夠找到小時候的疫苗接種紀錄卡就會很方便,於是我今天就找了一下,還好後來有找到,於是就算是完整知道了自己缺的是什麼疫苗。

然後最近我媽開始看步步驚心,其實是我開始看,因為我沒看過但我媽看過,其實是我們已經看完一輪甄嬛,然後我媽的感想是他覺得步步驚心的場景比較豐富運鏡比較活潑整體比較浪漫,但我依然是甄嬛派可能是因為甄嬛比較推理,我看了步步驚心的心得是這根本就是若曦的後宮。

 ?!?!?!?!地震!?!?!?!?!
 
最後一件很廢的事情是我最近很愛學白癡公主講話,是聲調而已內容沒有XDD

2016年4月7日 星期四

(桃)2016.4.7

Dear all,

那我也要來寫條列式~(我真的是很密集地po文耶天啊)

1. 繼上次的月薪只有8,000,這次我要來說最近發薪水結果只有4,500多;首先因為我不是從月初開始工作而是大概9號的樣子開始工作,所以按比例變成只有5,000多,再扣掉勞健保約1,000多,就只剩降了。想到我會同時被管理部門與設計部門發工作就覺得⋯⋯I'M SO UNDERPAID. 不過我每天的確是早上比他們晚進公司下午比他們早下班,本來一直覺得很歹勢的,現在上班也理直氣壯、下班也理直氣壯了。

2. 其實我一共上了三所學校,分別在舊金山、紐約與費城;我一直絞盡腦汁想要避免之前在柏克萊發生的嚇壞,所以之前覺得比較有可能去的是舊金山那所,就用Google Map看了一下那所學校旁邊的樣子,也試著走了一下從宿舍到學校的路線。

然後我就在我的房間大爆哭。我覺得會爆哭的一部分原因是我當時很想睡,很想睡覺的時候任何的想像就都很像真的,我當時就想像「其實我現在不是在台灣,我是在這個地方。」我想測試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結果就是不能,因為路上沒什麼人、沒什麼店,學校基本上就是個在空曠地方的一間大倉庫,我覺得在這種地方生活、走路,就是隨時會擔心自己是不是馬上會被攻擊,而且我又離家鄉這麼遠。

於是就發現,因為習慣了台灣的地狹人稠,所以如果要選擇一個在國外生活一陣子的地方,就要選像台灣一樣人口有點密度的地方;事先看過那個地方大概長什麼樣子,對未來適應那個地方也應該很有幫助。所以可能會選紐約吧。

 3. 我其實真的很不能接受我們學校某些人護航搖搖哥的邏輯;例如有人在黑特政大貼文說「把搖搖哥帶去強制治療也還好吧,就怕他哪天真的嚴重傷害人」,結果就有人在下面回「真的,你怎麼知道你哪天會傷人,是否也應該先強制治療你?」(原本的句子不是長這樣但意思是這樣啦)

問題是,搖搖哥確實曾經做過「以造成別人害怕為樂的事情」,像是針對性地在某個人耳邊大叫、追著女生直到她躲進廁所,還用力地捶門捶了很久、公然打手槍或尿尿,他也曾經在我坐在圖書館旁的時候過來坐在我旁邊然後盯著我看(立馬裝沒事走回宿舍);只是這些行為在那些護航的人的眼中,就是「這也沒什麼吧?你沒有真的被傷害而他過的很快樂啊。」

我覺得護航搖搖哥的邏輯就是「搖搖哥跟我們都是一樣的所以他沒有必要被關起來」,就只是在模糊搖搖哥跟一般人的界線而已,可問題是他會做的那些事情其他人根本不會做;這些護航的人看到大家這樣指責一個人,於是覺得他不該被這樣指責,我覺得他們根本只是刻意去無視那個人被指責的原因。(我好生氣,我覺得這也只是在甜正紅而已)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溪) 2016.4.3

請原諒我用條列式來寫,這樣比較省事XD

1.

今天突然深刻的感覺到,原來我們與比我們年紀稍長一點點的人也組成了一個奇妙的世代。我以前一直覺得用電報溝通的人很神秘、用打字機打論文的人很奇特,沒想到號稱e世代的我們,也活在一個有點青黃不接的斷層。起碼要等到我們高中時,臉書才在校園流行,之後則大行其道,每個人都前仆後繼地創了帳號。假如臉書於2008年起在台灣流行,2008年的人們,不管是國中生、高中生、大學生或大人,都在短時間內瞬間有了帳號,也瞬間開啟另一種人際互動模式。我猜這樣有個缺點,是原本不重要的人,因為剛好在2008年和我們認識,所以成為我們臉書裡元老級的好友。相對地,有些人明明很重要,但因為年代久遠而被遺忘。

我感觸比較深的是,今天突然想到,為什麼我不試著在臉書上尋找國中老師呢?我和國中班導超過五年沒有聯絡,她在我崩潰的國中生涯裡曾給我很多鼓勵,她讓我成為現在這樣。

在這之前,我曾經斷斷續續地想到一些人,那些在臉書被發明以前因為天天見面或因為對人生有重大影響而熟稔的人、那些因為趕不上臉書的發明,而在記憶中死去的人。我曾經斷斷續續地想在臉書上與他們破鏡重圓。是的,臉書的發明好像一場戰爭,一陣兵馬倥傯之後,好多東西都被重新整理了,我們換個地方安身立命。但是這些搜索大部分徒勞無功,我試著找那位國中班導、找敬芷、找國小班上的一個開心果,徒勞無功。

這件事情的啟示就是,我們的人際交往很多都在臉書上進行,有時候大腦也被簡化成「找朋友,上臉書」這樣的迴路。但臉書不見得聚集了所有重要的人,尤其等到我們高中時才有臉書這個玩意,國中國小的師長、朋友好像資訊大海中的孤島。你們應該都看過《腦筋急轉彎》吧,這真的很像慷慨赴義的嗶波,他們掉到腦子裡的一個角落,要有點認真想,才有可能把他們撈出來。

文筆太爛,沒辦法寫出苦尋無果時心裡的一絲恐懼與無奈,只好回去翻閱國中週記,上面有很多班導給的勉勵,伴我度過那段鑽牛角尖的歲月。

2.

剛剛看完2011年的電影《啟動原始碼》。最近蠻愛看電影的,但已經好一陣子不會在看完電影之後有種餘音繞樑的感覺。看完《啟動原始碼》之後,心裡就覺得嗡嗡嗡的,這部電影大概成功了吧。

3.

我的網誌可以統計訪客是因為在搜尋引擎打了什麼關鍵字才連結過來的。已經超過一年,我的網誌時不時還是有人因為一首籤詩所以點進來,偏偏我對那篇文章不太滿意,而且因為一首籤詩google成那樣,到底這些人是太無助還是太功利?

4.

我在我自己最新的那篇網誌文章裡有說,不知道怎麼平衡這麼多發言的平台。我想要把我的第一點整理成宜人的文字之後分享到ig上,看看有沒有人也有一樣的不安。